罗马书释经

罗马书释经讲解|逐章经文解读与应用

01 罗马书 1:1–7

关于《罗马书》的写作背景与整体介绍,请参阅《新约概论讲义》。

  • 本系列释经使用新译本圣经为主要文本,并参考【和合本】及吕振中译本。
  • 本书作者是使徒保罗,当时他正在哥林多教会服事期间写下此书信。
  • 罗马教会的信徒大多数是外邦人(参 1:5、1:13、11:13–14、10:1–2、15:15–16),但也包含一部分犹太人(参 4:1、15:7–11)。
  • 没有人确切知道是谁建立了罗马教会。有人推测,可能是在五旬节时彼得在耶路撒冷讲道(徒 2:10),有些信主的人回到罗马,进而建立了教会。
  • 保罗渴望亲自见到这个“信德传遍天下”(1:8)的教会,也希望将福音传给住在罗马的人(1:15)。他更有负担从罗马教会出发,往西班牙继续宣教(参 15:23)。
  • 《罗马书》的写作目的,是要更完整系统地陈明福音的核心内容,同时寻求罗马教会在祷告和经济上的支持,好使保罗能前往西班牙宣教。

罗马书 1:15–17(新译本)

15 所以,我尽我的力量,也愿意把福音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。16 我不以福音为耻;这福音是神的大能,要拯救一切信的人,先是犹太人,后是希腊人。17 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;这义是本于信,以致于信,如经上所记:“义人必因信得生。”

福音是神的大能,是祂出于爱主动施予的恩典,要拯救一切相信的人,使他们因信称义、得以重生、归入祂的国度。

正确观点错误的观点
唯独信靠基督 = 得救

这里的信心是悔改的信心,是一个知罪、认罪。一颗悔改的心,是愿意离弃罪恶、归向神的心。
“悔改(行为)+ 信靠基督 = 得救”

这里的悔改是指行为、工作、律法上的努力。这样的悔改属于成圣范畴;悔改的行为是因信称义所结出的果子,而不是得救的条件。

罗马书 1:1

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,蒙召作使徒,奉派传上帝的福音。(新译本)

保罗首先自我介绍为“基督耶稣的仆人”(希腊文doulos,意为“奴仆”),表明他完全属于基督,甘心顺服,忠于主的差遣。

基督是他的主人,他则是忠心的奴仆。这种自我定位,强调了呼召与委身的神圣性。

同参:徒 9:15:「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,要在外邦人和君王,并以色列人面前,宣扬我的名。」

罗马书 1:2  这福音是上帝借着众先知,在圣经上预先所应许的。

福音并不是新奇的发明,而是早在旧约中就已启示和预告的应许。

这福音的核心是耶稣基督,祂是众先知所预言的那一位,祂的降生、受死与复活都成就了旧约的预言。

路加福音 24:44 耶稣对他们说:「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,说:摩西的律法、先知的书,和诗篇上所记的,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。」

如何解释旧约圣经?

旧约圣经必须透过圣灵的光照与信心的眼睛来理解。若没有基督,旧约就是“帕子”遮蔽(参 林后 3:14–18)。

新约是旧约的解释与成全,主耶稣与使徒们是旧约的绝对诠释者。

神的话语没有矛盾。新约指向旧约的根基,旧约则在新约中得着成全与应验。

“旧约是隐藏的新约,新约是显明的旧约”这句话,正反映出圣经启示的连续性。因此,我们要明白旧约,必须从基督开始。基督与使徒们揭开了隐藏在旧约里的奥秘。

我们所传讲的福音,乃是建立在神救赎历史中的启示之上,就是旧约中所预言的应许,在新约中藉着基督完全应验。

罗马书 1:3 就是论到祂的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:按肉身说,祂是从大卫的后裔生的。(新译本)

这节经文揭示福音的中心——耶稣基督既是上帝的儿子,也是大卫的后裔。祂的身分同时具备完全的神性与完全的人性。

“按肉身说”,表示耶稣基督真实取了人的身体,成为完全的人。祂不是像幻影一样显现,而是真实地道成肉身,与人同住。

约翰二书 1:7有许多欺骗人的已经在世上出现,他们否认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来的;这就是那骗人的和敌基督的。

早期教会已出现“幻影派”(Docetism),他们否认耶稣有真实人性,只认为祂看起来像人、受难是幻象。这种说法被使徒严厉驳斥。耶稣的真实人性是福音不可或缺的真理。

“祂是从大卫的后裔生的”这句话也确认耶稣是弥赛亚的应许实现。祂成就了上帝在旧约中多次对大卫所立的约。

撒母耳记下 7:16你的家和你的王国,也必在我的面前永远坚定,你的王位也必永远坚立。

耶利米书 23:5–6看哪,日子快到(这是耶和华的宣告),我必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;他必执政为王,行事有智慧,在地上施行公正和公义。在他执政的日子,犹大必得救,以色列也必安然居住。人要称他的名字为“耶和华我们的义”。

以西结书 34:23–24我必立一个牧人,就是我的仆人大卫,看管他们,牧养他们。他必牧养他们,作他们的牧人。我耶和华必作他们的上帝,我的仆人大卫要在他们中间作领袖。我耶和华已经说了。

这些旧约经文都共同见证:那位应许中的弥赛亚,必是大卫的苗裔,是上帝所设立的永远君王。

路加福音 1:30–33天使说:“马利亚,不要怕!因你已从上帝那里蒙了恩。你将怀孕生子,要给他起名叫耶稣。他将要被尊为大,称为至高者的儿子,主上帝要把他祖大卫的王位赐给他。他要作王统治雅各家,直到永远,他的国没有穷尽。”

耶稣就是那位“基督”——“受膏者”。祂是君王、祭司、先知,完全实现旧约中关于“基督”的三重职分的预表与应许。

罗马书 1:4按圣洁的灵说,因为从死人中复活,显明他是大有能力的、上帝的儿子【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】

耶稣的复活,是对祂神子身分最有力的宣告。虽然祂按肉身是大卫的后裔,但祂从死里复活,按圣洁的灵显明祂是神的儿子,拥有超越死亡的大能。

林前 15:6後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,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,却也有已经睡了的。耶稣向五百多位信徒显现,亲自证明祂已战胜死亡,正是神子、基督、救主。这不是抽象的神学命题,而是历史中确实发生的事件。

此外,如今圣灵仍在向所有信的人心里作见证,显明耶稣就是上帝的儿子。

约 15:26–27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,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灵。祂来了,就要为我作见证。你们也要作见证,因为你们从起初就与我同在。

信徒能认耶稣为主,是圣灵在他们心中作见证的结果。福音的工作从头至尾都是三一神的作为。

罗马书 1:5–6我们从祂领受了恩典和使徒的职分,要在万族中叫人为祂的名信服真道;你们也在蒙召之列,是属耶稣基督的人。(和合本)

保罗表明,自己领受的使徒职分是从主而来(弗4:11),这是一种恩典的托付。他的使命不只是在某地传讲真理,而是在万族中叫人因耶稣的名相信并顺服。

保罗的使命,也是今日教会的使命。教会的呼召,是要使万民成为主的门徒,信靠并顺服祂。(太28:18 -20)

罗马书 1:7 我写信给各位住在罗马,为上帝所爱,蒙召作圣徒的人。(新译本)

保罗在此称呼罗马的信徒为“上帝所爱,蒙召作圣徒的人”。

“圣徒”有两层主要意义:

  1. 被主分别出来归于祂——这是一种身份,意味着信徒是“为祂而分别出来的”(set apart for Him),不再属于这个世界,而是属神的子民。
  2. 蒙召成为圣洁的百姓——这不仅是地位的转变,也是行为上的呼召,表明信徒在生活中要活出圣洁,讨祂喜悦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像哥林多教会这样在行为上极其软弱、属肉体(林前3:1–3)的群体,保罗仍称他们为“圣徒”。

这提醒我们,圣徒的身份是基于在基督里的地位,而非行为的完美。虽然行为上的成圣是必要的过程,但“圣徒”首先是神因恩典所赋予的身份。

参见林前1:2,保罗称哥林多教会为“在基督耶稣里成圣、蒙召作圣徒的”,这强调他们虽软弱,却因信仍被称为圣洁归主的人。